红楼春梦

邵氏电影0

主演:思维、田青、余莎莉

导演:牟敦芾

播放地址

 剧照

红楼春梦 剧照 NO.1红楼春梦 剧照 NO.2红楼春梦 剧照 NO.3红楼春梦 剧照 NO.4红楼春梦 剧照 NO.5红楼春梦 剧照 NO.6红楼春梦 剧照 NO.13红楼春梦 剧照 NO.14红楼春梦 剧照 NO.15红楼春梦 剧照 NO.16红楼春梦 剧照 NO.17红楼春梦 剧照 NO.18红楼春梦 剧照 NO.19红楼春梦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3-09-26 04:27

详细剧情

《红楼春梦》是牟敦芾执导,思维、田青、余莎莉等主演的电影,由中国名著《红楼梦》改编。

 长篇影评

 1 ) 林黛玉

常听人评价黛玉“小性子”甚至“心胸狭窄”,可我不这么认为!因为在这背后,只是因为她太在意宝玉了,因为爱的深、爱的切,所以不能不介意。我总觉得宝玉给黛玉的时间太少,黛玉的心太细腻,而宝玉却体会不到。在她某个抑郁的瞬间,心情像是走丢的小孩没了方寸,宝玉不该到来的问候会被她驳回,狠狠的、凶凶的,却是无心的,不是不接受,只是因为太难受,于是她只有用诗来发泄内心酝酿已久积压不了的情感。
诗,是她美丽的灵魂,是她精神的寄托。每当读到她的诗,总有振人肺腑的感觉,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像是一把尖锐锋利的刀,深深地插入了读者的心里,让人有至窒息的幻觉,无形之中像是有谁掐住了自己的喉咙,挣脱不了的伤感,只能不情愿地放下书,让自己慢慢地清醒过来。记得她的《葬花词》:“依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花依知是谁?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读完后像是被万箭穿心,肝肠寸断般的阵痛。
她的泪,像涓涓细流一样潺潺流动,汇聚成一泓清泉,澄清着她的悲剧。她哭泣,因为她太委屈,她是悲惨的、是值得人们怜悯的,她和宝玉的爱情在那样的社会是不被容许的。她对宝玉太痴情,她一生无限伤感,然而临终前她笑着喊“宝玉,宝玉……”然后她永远的离开了这个世界……
虽然她的故事结束了,但是给我留下了万千思念,合上书想要把这份内心的尘埃封住,但一闭上眼,那段应该被禁锢的伤感像尘埃一样在空中飞扬、旋转、舞动。

 2 ) 陈晓旭与郭宵珍——看《鲁豫有约》访陈晓旭生前好友与家人


曾经饰演林黛玉的陈晓旭去世后,她的人生已经渐渐传为彻头彻尾的传奇。《鲁豫有约》请到了她的家人和朋友,谈她的生平故事,其中扮演过贾宝玉的欧阳奋强提起当年与陈晓旭在学习班合计耍扮演史湘云的郭宵珍。陈晓旭出主意,欧阳奋强实施,写了一封请郭宵珍在一个电视剧里当主角的信,郭收拾的好好的,跑到动物园山上去见子虚乌有的导演,后来欧阳奋强见她失落而回,还打趣她,王风景这个人的名字其实就是望风景的意思,把郭气的哭了。搞怪是当时导演布置给欧阳奋强的作业,为什么选郭,是因为她老实,单纯,容易骗,可如今聪明尖酸的陈晓旭不在了,老实人郭宵珍却还能继续过着平常而幸福的生活,这再次唤起我很久以前的一个想法,命运是跟着人走的。
陈晓旭和郭宵珍二人当年都幸运的被挑中为《红楼梦》剧组的演员。先看陈晓旭,来自鞍山话剧团,父亲是导演,母亲是演员,拍完戏后,曾去过德国,但是不习惯两个月就回来了,管理广告公司逐渐成功,成为了出类拔萃的广告人,年营业额超过两亿,在北京买了豪宅,把父母都接了过来享福。再看郭宵珍。父母都是残疾人。拍完戏后,曾经去过南方,但是没有什么拓展,还是回到安庆黄梅戏三团,一家三口,过着普通人生活。她们的处境可以说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下。郭宵珍如果从没有演过这个戏,人生可能不能算失败,但是与陈晓旭后来的成就来说,实在是逊色太多到了有点惨淡了。然而,陈晓旭竟拒绝西医治疗,让自己早早过世,不仅如此,还皈依佛门了。古话说,心强命不强,心强命强寿不长。命有多强,寿有多长,在这个时代,有时候竟然也是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于是郭小姐成了彻头彻尾的卢家莫愁,而陈小姐则成了彻头彻尾的传奇,只拍了两部戏,就成了一线红星;清高,不大搭理人,却成了广告界的人物;可以治疗的病,却为了完美,不愿意化疗和动手术,就此死掉;家庭美满,却选择与郝彤分地出家。
《红楼梦》里,贾宝玉与林黛玉有句调笑。贾宝玉说:“你死了,我做和尚去。”后来结局就是如此。没想到陈晓旭的丈夫郝彤也出家了,陈的父亲追忆起当日他双膝跪在双方高堂面前,告白晓旭决定正月初六出家,自己则正月十六出家,四老失落的情状,使听众不禁惨然惋惜,特别是此时,陈已经身染重病,不与父母丈夫相伴最后的岁月,反而舍身佛门,是何等忍人。甚至让我有了这种想法,如果《红楼梦》里,果真遂了宝玉、黛玉、贾母、王熙凤的愿望,宝黛最后可能还是这样的结局,“你死了,我做和尚去。”黛玉本来就不是凡尘中人,终于还是要到天上做绛珠仙子,而贾宝玉这位多情公子,到底也不是以经世为心,也是明白看透繁华如梦,盛世如歌,权且在闺阁中醉生梦死而已。知子莫若母,王夫人似乎知道什么,本能的选择宝钗,好歹留下一点骨肉,而宝玉最后还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了,王夫人虽然十二分狠毒,连杀三人,也还有一分微妙的慈悲。
我想大多数人,虽然偶然烦劳太多,想到当和尚,六根清净,可是,到底还是舍不得有那么多好吃的,好玩的,热闹的世俗世界。可是就有人舍得,陈晓旭都已经把事业做到身价过亿了,而且父母康健,家庭幸福,可是还是舍得,还是要把修行超脱当做唯一的目标,她只念到小学四年级,可是她的智慧已经是绝大多数人望尘莫及了。在这样的世界上,除了众生,还有这么唯美,纯粹,孤高的仙子,如同雪山上永不消融的冰雪,实在让人感慨。世俗还是脱俗,每个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到底是做郭宵珍呢,还是做陈晓旭呢。许多人都觉得郭宵珍有点惨,可是我觉得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应该接受,要学学她扮演的史大妹妹,幸生来有英雄量,我们是凡人,所以就要对人生学会宽容。郭宵珍到底是幸运的,毕竟曾经风光过那么一度,就如同史湘云也来到大观园,也有那与宝玉配对的金麒麟,也曾和宝玉很亲近,做过种子选手的,这就够了,甚至比大多数人还是要幸运得多。《夫妻双双把家还》里唱的“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窑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这也并不妨碍我们仰慕那世外高人陈晓旭。谁的心灵深处,没有对超凡的仰慕呢。甚至,真的做到了追随前贤,甚至得道成仙了,不是凡品了,那自然是最好。
说来说去,我自己都糊涂了。脱俗也好,豪爽也好,出家也好,在家也好,有钱也好,没钱也好,大约就是这个好好先生的意思。
(2008-01-31 14:19:58)

 3 ) 那个“爱攀高”的女孩后来怎么样了?

1

在不似其他“侯门公府必以权势压人”的贾府里,丫鬟们的地位相对较高,她们的出场也多是笑盈盈的。

小红例外。

当时,她正有说有笑的给宝玉倒茶,听见外面碧痕、秋纹抬水回来了,脸色一紧,赶紧退出来接水。但还是被啐了一脸。

秋纹迎面骂道:“没脸的下流东西!正经叫你去催水去,你说有事故,倒叫我们去,你可等着做这个巧宗儿。一里一里的,这不上来了。难道我们倒跟不上你了?你也拿镜子照照,配递茶递水不配!"

碧痕奚落:“明儿我说给他们,凡要茶要水送东送西的事,咱们都别动,只叫他去便是了。”

秋纹接着:“这么说,不如我们散了,单让他在这屋里呢。”

小红不过给主子倒了杯水而已,想来也是丫鬟的职责,怎么反被严厉训斥了呢?

这得从贾府丫鬟的等级说起。

2

以贾宝玉的怡红院为例,丫鬟共分了三个等级,从工资待遇、职责权限到活动范围各不相同。

一等的首席丫鬟袭人,月例银子1两(后被王夫人加为2两);二等是碧痕秋纹等大丫鬟,月钱一吊;三等的就是小红等人,月钱五百。

前两等的大丫鬟负责宝玉近身事务,即“要茶要水送东送西的事”,只有他们,才有资格随便进出宝玉的正房里屋。三等丫鬟事实上只是粗使丫鬟,负责门外院里浇花、烧水等粗活,活动范围限于“廊下”“地下”“门外”等等候差使。

小红作为三等丫鬟,不经传唤主动进里屋倒水,不仅越位越权,简直是赤裸裸的“野心家”行径!

这和科层制企业,不欢迎越级汇报一样。而之所以忌讳越级、越权,除了维护组织秩序,对其上级来说,主要是防止自己被分权夺宠。

当然,有权有宠才有争抢,怡红院正是这么个地方。

3

宝玉作为贾府最高领导贾母的心头肉,所在的怡红院自然炽手可热,不是随便谁都能进的。

几个贴身丫鬟如袭人、晴雯等都是贾母亲赐的才貌俱佳的人。从工作内容看,怡红院人多事少,出入体面得脸,对于大观园里的丫鬟们来说,哪怕进去做三等小丫鬟都是求之不得的事。丫鬟柳五儿就绞尽脑汁想进怡红院,还说进了就是为妈妈争了口气。

不过话说回来,小红虽然名字路人,来头并不小!

她本来不叫小红,而是林红玉,是贾府二管家林之孝的女儿。因避讳林黛玉和贾宝玉的“林”、“玉”,才改了名。管家的地位不言而喻,林之孝家的到了怡红院,平时嚣张跋扈的晴雯都是主动端茶倒水的。

既如此,怎么仅仅当了三等丫鬟,被呼来喝去?

其实也不难理解。和现代组织一样,贾府的岗位也是一个萝卜一个坑。宝玉身边现有的大丫鬟们几乎都是很小的时候就被精心配备齐了的。凭你再有才有貌,没有名额空缺,不逢天时地利,断然难再安插进去。

因此,小红一开始并不服侍宝玉。

4

当年为贵妃省亲建的大观园,虽无人居住,但洒扫庭院侍弄花草的人少不了,小红由此进了怡红院。这份美差如果不是运气,那就有她父母的因素了。

后来,贵妃下旨让宝玉和姐妹们搬进去。怡红院归宝玉,院里原有的侍从们自然成了宝玉的新仆人。只是既有的人员结构已稳定,只能从三等丫鬟做起了。

5

胡适评价小红是个“攀强好胜”的。

这次看似无意的倒茶事件,其实是她精心策划的“巧合”。

趁袭人、晴雯不在,她借口去找手绢,躲了给宝玉抬洗澡水的活,然后支开了其他小丫鬟、婆子……只是不碰巧,被大丫鬟撞个正着,才有了开头那一出。。

曹工写道:这红玉虽然是个不谙事的丫头,却因他有三分容貌,心内着实妄想痴心的往上攀高,每每的要在宝玉面前现弄现弄。只是宝玉身边一干人,都是伶牙利爪的,那里插的下手去。不想今儿才有些消息,又遭秋纹等一场恶意,心内早灰了一半。

尽管出师不利,但这样一个聪敏机灵、善谋划的人,怎会轻言放弃?

没机会时,她创造机会。机会来临时,便紧紧抓住。

6

一天,凤姐在园子里正找人去平儿处传话,便交给了小红。

等她办了事,回来跟王熙凤一汇报,就此“攀了高枝”,跟了凤姐了。(此处应有批注,--论会说话的重要性。)且看原文:

红玉道:“平姐姐说:我们奶奶问这里奶奶好。原是我们二爷不在家,虽然迟了两天,只管请奶奶放心。等五奶奶好些,我们奶奶还会了五奶奶来瞧奶奶呢。五奶奶前儿打发了人来说,舅奶奶带了信来了,问奶奶好,还要和这里的姑奶奶寻两丸延年神验万全丹。若有了,奶奶打发人来,只管送在我们奶奶这里。明儿有人去,就顺路给那边舅奶奶带去的。”

“我们奶奶”、“这里奶奶”、“五奶奶”、“舅奶奶”的一大堆,小红一口气说出四五件事,却脆脆落落,清清楚楚。听得李纨啧啧称赞,王熙凤也直夸,“说得齐全,口声又简断,嘴皮子又利索,不象有的丫鬟扭扭捏捏的蚊子似的。”便有心留她在身边。

凤姐又问,“你愿意不愿意?”

这个问题很考验应变能力。虽是求之不得但若太过殷勤总失格调。她的回答满分:

“愿意不愿意,我们也不敢说,只是跟着奶奶学些眉眼高低,出入上下,大小的事也见识见识。"

老道成熟,无可挑剔,于是凤姐当场拍板。

7

机遇只会降临在有准备的人身上,小红完美的跳槽经历,验证了这个道理。

职业发展上她敢想敢做,出手果断。婚姻大事上同样识人有眼光,胆大心细不扭捏。

偶遇贾芸,彼此一见钟情,她春心荡漾却没被爱情冲昏头脑。对比不管不顾勇往直前最终自杀收场的思琪,层次不止高一点。

她不接受丫鬟配小厮的命运,勇敢追求想要的幸福,但采取的是却迂回战术,神不知鬼不觉中成全了自己。

初见贾芸,她落帕为意。眼见着贾芸默契的悄悄收入袖中,她知道,他也有意。

再遇贾芸,经过身边时,她故意脚步放缓,他则掏出手帕捧于掌心似珍宝,不着一言,彼此情意尽览。

最妙的是巧借小丫鬟坠儿交换信物,一切水到渠成。贾芸“听说”小红丢了帕子,便主动说自己恰好捡了一块,请坠儿交还回去。如此,丝帕定终身。

工作、婚姻,这两件哪怕现代社会里,很多女性常常顾此失彼的事,丫鬟小红都轻松搞定了。她是唯一一个,凭借自己的力量,做了喜欢的工作,嫁了爱的人,也是万艳同哭的红楼女儿中,唯一笑到最后的人。

8

思路决定出路。

给宝玉倒水后遭到打压后,虽然心灰意冷过,但很快释然了。

她对坠儿说,“也不犯着气他们。俗语说的,‘千里搭长棚,没有个不散的筵席’,谁守谁一辈子呢?不过三年五载,各人干各人的去了。那时谁还管谁呢?”

刘心武先生由此认为小红是贾府中难得的清醒者,对贾府的败落早有感悟,我觉得过于牵强了,但其见识高于其他人倒是真的。

有了这样的认识,目光便不会拘束在眼前的不如意上。目标的谋划尚且忙不迭,哪有心思怨天尤人呢?后来几次被大丫鬟们奚落,换了别人早不知道怎么样了。她就算背地里抹了眼泪,当差时从不开小差。

9

每一个最终实现梦想的人,都是行动家。

无论跟着哪个领导,职场境遇顺利与否,她都很少抱怨。她清楚自己的能力,更有不委屈自己的野心。怡红院才能不得施展,就积极寻找其他出路。当机会来临时,既不退缩,也不狂妄,淡定自若,谈笑有度,一举拿下。

在其他人眼里,小红的“攀高”行为是对现有等级秩序挑战的野心,所以吃不着葡萄说葡萄酸,极尽挖苦。巴尔扎克也说过,“一有野心就要失去天真的感情。”但无论工作还是爱情,她的追求都全无损人成份,和不择手段的王熙凤、假公济私的袭人等不可同日而语。她的“野心”,和金钱、地位或权势无关,而是生命的一种内在需求。贾芸母亲去世后,她拿出自己的体己钱帮他葬母;贾府落难后,她和贾芸到庙里照顾凤姐,可谓有情有义。

“只有变通,只有切合实际的行动,才能适应这个变化万千的世界。天真的理想主义者纵使执着、纵使顽强,却依然是软弱的。他们并不明白,在这世上,很多事情你可以不理解,却必须接受。”只有真正了解这个世界的丑陋与污浊,被现实打击,被痛苦折磨,遍体鳞伤、无所遁形,却从未放弃对光明的追寻,依然微笑着、坚定前行的人,才是能够拥抱梦想的人。

这个爱攀高的女孩,将按照自己的意愿过一生。

 4 ) 很好看

该电视剧主要讲述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历史。宁国府和荣国府两座庭院相对峙而立,宁国府是以贾家为主,贾荣,贾珍为主的家族。荣国府是以贾赦、贾政、为主的家族,贾赦之妻是邢夫人,贾赦之子是贾琏,(贾琏惧怕王熙凤,曾经在王熙凤生病期间在外成亲,其妾是尤二姐(尤二姐被王熙凤接进贾府,最后受尽暗算怀胎三月而死,腹中胎儿未出生就夭折了。)),贾赦之女是迎春(嫁给了一个当地的宋府,受尽了折磨,最后的了痰症,因治疗不及时而死去),贾琏之妻是王戏凤,(王熙凤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备受贾母喜爱,一直当家,从中获得了不少好处,最后因为贾赦犯事,而被连累抄了家产,落得是人才两空,最后也是因积恨成病而死去,其灵柩随贾母的一同南迁。)贾琏之女巧儿,从小就生病,在贾琏外出探望生病的父亲时,邢夫人在其他人的劝说下想将其嫁给一个外地的藩王做为丫头使唤,最后在平儿和王夫人的帮助下,为了躲避这门亲事,将巧儿藏到了刘姥姥的村庄子。

 5 ) 廿年一梦不曾醒,都作红楼戏里人

2006年写的这个文字——

廿年一梦不曾醒,都作红楼戏里人

文 | 张素闻

 

       1988年暑假,我不到12岁,开始看电视剧《红楼梦》。那时候的农村,黑白电视机虽不少,但也并不多,因此,每日午后,父母午睡的时间,我都窜到堂族的叔叔婶婶家里去,静静地看《红楼梦》,那哀哀怨怨的调子,迅速地打动一颗小小的心,哪里有小说《红楼梦》呢?

  庄稼人其实不太爱看书,也没有看闲书的功夫,大部分的人家唯一拥有的书就是农家历,某户人家要是有四书或者唐诗宋词,就是读书之家了,会特别受人尊敬。这样的人家一村总有好几户,或是自己原本就是教书先生,或是儿女后来读书出息了,留有一些藏书。

  我家有一头黄牛,一百来只鸭子,早晨与傍晚,妈妈要不派我放牛,就派我放鸭,这是两件顶闲散的活——都可以看书。秋日的傍晚,拿一卷书在田垄间,就着凉凉的空气,将书一页一页地看过去,对我而言,简直是极自在的享受。我在放牛与放鸭的过程中将唐诗宋词背得烂熟,将鲁迅的《呐喊》看完,心想:四婶脖子上的肥皂也如现在的肥皂一样香吗?闰土家的西瓜地我家也有呢……至今,我仍觉得鲁迅的小说甚于杂文,大概因为我最早看见的就是鲁迅的小说吧,他文字里的尘土气与萧索气,与我亲。

  我每天拎一布袋稻谷赶着鸭子们去河边,给鸭子们喂了谷子,就躺在河滩上看书,遇见不认识的字则查字典,看书看累了,抬起眼睛看云,或是低下头去看河水,我的鸭子们正呱呱叫,相对浴衣……不认识沈从文的时候,我一直以为我是最懂得水的,在河边读完沈从文,我也想顺着河水漂流而下,去读一本大书……鸭子们偶尔跑上岸,窜到人家的稻田里,若被农药谷子药到了,我就飞快地跑过桥,跑到小药铺,买“阿托品”,心扑腾扑腾真慌张,迟了,鸭子就会被毒死,鸭子被毒死的时候会哭……那时节的我,是《红楼梦》里刘姥姥的孙女青儿,日后也将有一个险些被拐卖的小姐妹,只是不叫巧姐儿。

  《红楼梦》的小说是从一个本家爷爷那里借到的,四本一套,看一本还一本,再借一本,于是,我年年暑假都有了新事儿——看小说《红楼梦》。本家爷爷见我借了又借,甚是奇怪:“《红楼梦》有什么好看呢?”他借给我的《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我都一看而过,只有《红楼梦》,是我以后总要看的书。本家的伯伯谈起《红楼梦》,总怪它罗嗦:“吃个茄子也写几百字,不是浪费么?”当年借书给我的人老来瘫痪,听妈妈说,老人家去世后,老鼠咬掉了他的鼻子,我听得毛骨悚然,好似看见贾敬干瘦的尸身。

  躺在河滩上看《红楼梦》,遥想那些旧时贵族们的生活,有些超出一个12岁的乡下孩子的生长环境,比如香菱,做丫头也就罢了,还千方百计地去学写诗。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香菱这样不知来处不想去处的丫头,正因为爱上诗歌,才有了她与众不同的地方,《红楼梦》里也找不到第二个与香菱这样的女子,她的人生渐渐凋落,只有学诗的那段令人怀想。

  我们那个年代,十二三岁的乡下孩子不善言谈,男女同学之间更是少有交往。有一日课间休息,大家在一块说起电视《红楼梦》:坐我身后的同学说陈晓旭的脸庞不够林黛玉的病态美;又有人想起袭人也为宝玉要死要活;坐我左前方的男生忽然道:“你死了我做和尚去”;我则摇晃着两个手指头,学黛玉的样子细声细气地:“两个和尚,两个和尚了,我从今记得你做和尚的遭数儿。”

  回想起来,那样小的心灵,早就被《红楼梦》熏陶得如醉如痴,我清楚地记得自己十三岁便能把《红楼梦》里的曲儿一首首唱下去,学陈力那样空旷的声音,从“开辟鸿蒙,谁为情种”直到“恰似那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最喜欢的还是《枉凝眉》、《分骨肉》、《葬花吟》、《题帕三绝》,那时候,并不知道这些歌曲将给自己埋下深刻的悲剧意识,只知道内心充满无法言语的宿命感以及身世感,还有无穷尽的自怜自苦,它们将耗费我前半生大部分的时间。

  高中的时候,有个女孩疯疯地爱着《红楼梦》,她母亲早逝,跟哥哥嫂子以及父亲一起生活,相比其他同学,她的生长环境是不是有些接近《红楼梦》里的贾迎春?一次联欢晚会,她唱“莫名我就喜欢你,深深地爱上你”唱到哭……依稀,她嫁去了福建,这么多年,我们都没有她的消息,不知道她过得好不好?是否还记得自己当年极欣赏王力平作曲曹雪芹作词的《红楼梦》?

  朱军的艺术人生策划过一次《红楼梦》演员们的重聚:不知道是王熙凤成就了邓捷还是邓捷成全了王熙凤?她在众人堆里赫然醒目。探春那分明的性格更添雍容,黛玉虽烫了头发,眉眼之间的优柔依旧如昨,宝哥哥却是身材发福尘土满面的样子,当初那张婴儿肥的脸,逗留了多少人的深情啊……听说,这一拨人里,谈起《红楼梦》的拍摄还止不住激动,而生活中,她们诸多离异,不知道是不是《红楼梦》里的爱情潜入太深?真真,这本书,是个梦魇?

  大学时候,中文系有一位年轻的教授,长身大眼,颇魁梧,外貌象极何家劲,记忆力惊人,26岁自北师大博士毕业,他对女性的要求是:“我喜欢的人一定要如林黛玉一般体贴,薛宝钗一样贤良,史湘云那样可爱……”我们听了,只是笑,这样的人,生活中哪里找呢?这个老师坚持自己的理想,一直没有结婚,某年暑假我回学校,遇见老师,老师已不复有当年的英伟相貌,胡子很长,戴着旧礼帽,摇着蒲扇,拿着书自顾自地在路上边看边走,非僧非道,亦僧亦道……这样一个人,以出世之眼去看他,或是早就不取于相,以入世之眼去看他,何尝不是深中《红楼梦》之毒?

  大学时候,坐我前方的男生美如米开朗琪罗的雕塑,他也如我那般喜欢《红楼梦》,会唱《红豆曲》。有几个课间,我央他给我唱了很多遍,两人心领神会,再坐得这样近,会出事。于是,挪开,远远看着他来我就躲开,他送过我《红楼梦》的磁带,完全的洞箫独奏,有月亮的晚上,熄了灯听《红楼梦》,只有那淼淼的哀愁与伤感,再要说什么,也落不到一个字。

  贾宝玉为什么要送旧手帕给林黛玉呢?那些年也曾问过很多人,都是些牵强附会的见解:林妹妹爱哭,宝哥哥送旧手帕乃是为了给她拭泪。张爱玲的《红楼梦魇》倒有一针见血的诠释:送帕子给她,是因为——他知道她的眼泪是为他流的。张爱玲入心的地方就在这非凡的领悟能力,她简简单单就将宝黛之间相知相惜的情分阐述得一清二楚。宝黛的爱情,到送帕子的时候,已经两心澄澈。一部《红楼》大抵言情,细看红楼,从一见钟情、日久生情、自由恋爱到同性恋、包二奶等,只有贾宝玉与林黛玉的爱情两心澄澈。尽管宝黛的爱情两心澄澈,我还是不喜欢贾宝玉,生活中要遇见这等多情的混世魔王,我如何消受得起?不怕他去招惹人,倒怕人来招惹他,将安稳日子揉得一团糟,我这样敏感易伤的人怕也是恨不得将自己烧成灰早些归去吧?

  村姑的生活理想原本不过是田园牧歌式的小农状态,连感情,也带着山水为证的朴素闲适,不喜欢拥挤,不喜欢热闹,因此,《红楼梦》里倒只有李纨的生活最合我心。她寡居,丈夫缺席,一个人抚养儿子,在大家庭里有个小小的单亲家庭,种些稻米蔬菜,也读书教子,她若不是寡居的,怕也不能独善其身吧,宁荣两府,什么污浊事情没有呢?大到数条人命,小到一瓶玫瑰露一碗蒸鸡蛋,也要惹出轰轰烈烈的闹剧。

  柳湘莲身上有难得的坚定与刚硬,就如柳生静云与西门吹雪一样,他们都是男人当中的男人,可惜,他到底也俗,被世俗观念缚住思想,为着自己的怀疑,定要向尤老娘退亲,逼得尤三姐以死明志,这不是糟蹋人么?丫头小红伶牙俐齿,在凤姐面前舌灿莲花,不一会就攀了高枝儿,可她看中的贾芸又是什么货色?到最后,高鹗竟让他与贾环一起商议着拐卖巧姐——希望这不是曹雪芹的原意。《红楼梦》里实无好男人,连凤姐那样刚强美艳,也要经受贾琏的包二奶与娶三姨太,因此,才更显出她们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

  一本《红楼梦》,养活几千人,那些红学专家们,啃一本小说可作终生职业。廿年前,电视版《红楼梦》的顾问名单里有王昆仑、沈从文、启功、吴世昌、周汝昌、蒋和森、曹禺、戴临风、王朝闻等,都是全国闻名的美学专家与红学专家,好些人已经辞世,而片头片尾也来不及给他们的名字画上框框。曹雪芹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用尽王扶林的心,两个人穿越时空,带领着一拨队伍,将人世间这些贪嗔痴慢疑细细地描摹了剖析了,展给我们看,当真合了小说《红楼梦》最后那一句:由来同一梦,休笑世人痴。

  仔细去看廿年前的电视剧《红楼梦》,细到服装道具与化装,都极尊重原著。连凤姐探望秦可卿的病,也用了扬琴版的《红豆曲》,隐隐将秦可卿与林黛玉归在一处,而尤三姐借着酒劲儿耍贾珍贾琏的时候,镜头特写了尤三姐鲜红的荡来荡去的耳坠子……这样极有美学含义的细节举不胜举。除了灯光不太好,廿年前的电视版《红楼梦》真可谓百看不厌。

  当年《红楼梦》的剧照,至今仍在网络上传递不止,而《红楼梦》的歌曲,也随意可找到,连那些丫头们的名字,都被诗情画意的人们念念叨叨,而当年那些观看《红楼梦》的孩子们,也渐渐中年,不知道她们的情感故事,又是《红楼梦》里的哪一桩?如贾宝玉那般“到底意难平”?还是如平儿那样苦尽甘来?或是如探春那般远嫁了?

  贾宝玉在人间十九年,才知道自己不过是青埂峰下的一块石头,纵是繁华盛极,也要撇清归去,整个《红楼梦》正看是四大家族的兴衰史,俯视是一部石头历险记,它堕入富贵温柔乡,历的是人世风尘,遭际着各种情深缘浅的故事,险些迷失本性。而那“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放在日常生活中,又如何不是圣贤之语!

  生命像条蚕,用漫长的时间作茧自缚,又用更漫长的时间来破茧而出蜕变为蝴蝶。贾宝玉终其一生不过是无意而成蝴蝶,曹雪芹则终其一生在作茧自缚,而那些梦里梦外的儿女们,一定也有不少如我这样的的年轻人:因着曹雪芹细腻敏锐的笔触,将自己琢磨成细腻敏感的人,不经意地感染了曹老前辈顽固的悲剧意识,沉迷于书卷之间精深的古典美感,于当下的日常生活毫无办法,也为个体生存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要用漫长的时间,去学习认识自己,认识健康有益的生活,才能慢慢医治心内的落寞与萧条,唤起对世界的信心,对未来的好感——真可谓:一入红楼误终身。

 6 ) 白璧有瑕亦足珍

作为87版电视剧《红楼梦》的粉丝,不少人只要一看到说87版不好的言论,便条件反射地予以回护或反驳,更有甚者,一见这样的人,便把对方打入“新红托”阵营,万劫不复。在他们的眼里,87版是完美的,不可撼动的“神作”。因为有陈晓旭扮演的黛玉,邓婕扮演的王熙凤,因为有邓云乡做民俗顾问,因为有沈从文做服装顾问,所以87版不可超越。
但是我得说,87版其实是不完美的。
单从服装上看,87版的服饰就有着很大的缺憾。因为丝绸锦缎面料价格太高,刺绣的手工价格也同样昂贵,87版的很多服饰都因陋就简地用了80年代盛行的混纺或化纤的“被单布”。比如87版第二集“宝黛钗初会荣庆堂”里,宝钗进府时披的那件大红斗篷,就是“被单布”的典型代表,那布上的印花图案,近看是十分现代的,跟宝钗一身的古典装扮十分格格不入。“被单布”衣裳几乎人人都穿过,甚至高贵如王夫人都有一件。这样的面料出现在大制作的古典剧中,不能不说是服装设计的一大遗憾,往坏了说,甚至可以说是败笔。
再说化妆造型吧。87版的化妆妆感太重,有些妆面像打翻了面粉缸子,演员满脸白粉,显得又老气又土气。在头饰上,虽然发型变化多端,但是漂亮的首饰似乎只有那么几件,经常是黛玉戴完了王夫人戴,王夫人戴完贾母戴,贾母戴完了惜春戴……未免有点“拆了东墙补西墙”的味道。
在场景陈设上,87版也有些不尽人意。87版的华丽,是捉襟见肘的华丽。偌大一个贾府,你竟然看不到几件值钱的古玩,漂亮的陈设经常是贾母房中摆一摆,等戏到了王夫人那里时,又借给王夫人摆一摆。很多道具制作的粗糙也是有目共睹的,贾母正房的多宝阁,摄影棚的光一打上去坑坑洼洼,漆面竟然没找平。家具大多是剧组自己制作的,华丽程度跟我们在博物馆里看到的明清家具差得很远,一到大场面出现的时候,干脆像京剧里一样,给平常的椅子披上绣花椅搭——总之,这一切跟“钟鸣鼎食”的景象差得太远。
至于台词和配音,虽然87版的配音阵容可谓是极端豪华,云集了央视和长影以及全国各地的配音精英,但是台词的错漏和读音的错误仍然比比皆是。“刘姥姥嬉游大观园”一集中,贾母的配音演员吕中老师,将“促狭鬼”华丽丽地念成了“足家鬼”,闹了个大笑话。这样的错误在全剧中并不鲜见,红楼艺苑论坛有人专门统计过,大约有几十处。
但是,我得说,尽管有这么多的“不完美”,在新红和《黛玉传》面前,87版仍旧是难以超越的。
为什么?因为87版是美的。它不是“完美”的,但仍然是“美”的。在这么多不完美的前提下,它依旧美得光彩夺目,美得动人心魄。这动人心魄的美,是用诚意堆积出来的。
诚意体现在哪里?
这诚意体现在服装师的尊重史实和殚精竭虑,虽然不能让每套衣服贵比黄金,但是每位主角二三十套甚至四十几套衣服的“排场”是要搭起来的,她没有忘记这是一个大户人家的故事,更没有忘记根据每个人物的性格设计服饰,相对于现在某些古装戏一套衣服穿到老死的水准,这样的诚意是多么难能可贵!这诚意还体现在化妆师的潜心考证、精心设计,为了宝玉的“辫子头”,为了黛玉的“罥烟眉”,他可以不知疲倦地查阅资料,直到效果让人满意为止;剧中人物的发型多变而富有美感,主要角色们几乎每场戏换一个发型,这也是现今的古装剧不能再有的。这诚意体现在导演和美工师跑遍全国大小园林取景拍摄,多地取材,才有了剧中景致秀丽多变的“大观园”。这诚意同样体现在剧组中每个演员对艺术一丝不苟的态度,体现在他们对礼仪指导和剧组顾问老师的尊重,每一堂关于红楼的课程,他们都认真的听了,并且实打实地运用到自己创作角色的过程中去。这诚意也体现在配音演员出色的相互配合,和认真塑造角色上,虽然他们的表现并不是无可挑剔,但那条轩昂华丽的音轨,是靠着他们撑起来了,也正是他们的努力,让我们知道“红楼体”亲耳听到是什么感觉。这诚意更是体现在音乐作者王立平的呕心沥血上,几年的潜心创作,勤力和灵感,创造出了中国音乐史上难得的一个奇迹,也是难以逾越的一个高峰。
有了这样的诚意,87版的不完美是可以被原谅的。
而正是因为没有这样的诚意,新红的荒唐和失败是不能被原谅的。
一众演员念台词像背书,互相搭戏时根本不知“配合”二字为何物,人物形象严重丑化和扭曲,黛玉像面瘫,晴雯像太妹,贾母像假洋鬼子,王熙凤像失心疯。服饰设计不分春夏秋冬,主角配角的衣服比起87版都少得可怜,黛玉一身绿,宝钗一身白,蕾丝随风舞,薄纱满地飘。至于发型,一律被黑漆漆的铜钱头所取代,什么云髻高挽,什么步摇叮当,统统不见了踪影。美轮美奂的大观园变成了狭窄逼仄的摄影棚,一个荣国府的外景居然只有可怜的五六处,室内光线不足阴气森森,贾母上房的规制居然跟皇家比肩,难怪贾府会被抄家。礼仪指导和红学专家上课的时候鲜有人来听,以至于演员站没站相坐没坐相,“黛玉”连古琴都不会放不会弹,举手投足洋相百出。华丽的配音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处处越俎代庖的旁白,什么戏份都要插一脚。至于音乐,谁能告诉我戏腔+摇滚+尖叫+阴笑+意大利歌剧等于啥?反正我是听不明白,也不想听明白。
有人说,新红的大投资是个卖点,这对于一般的商业电视剧的确如此。但对于一部名著改编剧而言,制片方宣传的最大卖点不是巨额的投资、奢华的排场,而恰恰应该是名著本身。新红当然没有对巨额的投资藏着掖着,相反,从李少红接手剧组之初,就放话说五千万的投资根本不够,新红有着巨大的资金缺口。因为没钱,所以制片人李小婉可以堂而皇之地让本该好好在剧组研读剧本揣摩角色的演员频频拉出去应酬和代言,高调在各路媒体上大秀他们的“青春”和“美貌”。在一边拉赞助一边高调宣传拍摄各项细节的过程后,新红的投资追加到了1.25亿人民币。李少红甚至还说,让剧组的小演员住六星级酒店培养贵族气质。一个多亿的投资啊,想来这部戏该拍得多么美轮美奂。但我们看到听到的是什么呢?是黛玉胖,宝钗瘦,是完全没有体现出原著中人物气质风骨的苍白表演和念白,是既违背了历史真实又违背了原著的艺术真实的窗帘布、蕾丝边、铜钱头,是忽高忽低忽喜忽悲忽诡异忽恐怖忽中式忽西洋的、鬼哭狼嚎般的背景音乐,是复读机一样神神叨叨无处不在的旁白,是花样百出错漏频发的礼仪举止,是……我不想再说更多的“是”了。仅仅以上这些“是”,就是新红剧组再大的投资,再多的“卖点”也弥补不了的,是再标榜自己“忠实原著”也掩饰不掉的。新红的宣传脑筋用过了头,把观众胃口吊得太高,套用一句红楼里的话,“登高必跌重”,夸耀的本事大自然被批得狠,还真怪不着观众的“傲慢与偏见”。
87版是一块有瑕疵的玉石,而新红,则是一棵先天不足的歪脖树。所以,各位为新红摇旗呐喊的人们,不管你们是真喜欢新红也罢,假喜欢新红也罢,不要再拿87版的缺点去跟你们新红的“长处”比了。白璧有瑕,依然弥足珍贵,而新红这棵树纵然有再多旁逸斜出的枝干,脖子依旧是歪的。

 短评

在87年以前一百个人心中有一百个宝黛钗,87年红楼梦一出,红楼梦中人的形象就在人们心中定型了~

7分钟前
  • 海绵宝宝
  • 力荐

b站的弹幕简直是一部词典。结果没了。苍天呐!

8分钟前
  • 力荐

永远的87版 永远的陈晓旭

10分钟前
  • Summerpie
  • 力荐

对人物的刻画,形似到神似已经很难超越了。虽然化妆可怖,但也瑕不掩瑜。林黛玉的外貌非常符合原著,如果再少点使小性的扭捏就更好了,实际上林黛玉不是扭捏的人,她是最真最灵的姑娘。

13分钟前
  • 高光光
  • 力荐

一直看不完全。小的是时候家禁,高考结束了没钱。现在又没有时间。记得焦得福挑刺,说林的扮演者不够完美,现在一晃佳人都西游了。。还是八十年代值得。那些贴纸还在坏的机箱上?现在就算勉强出彼时淡雅的妆容,举止长相也浮躁了太多吧?为什么所有的古典情结,都完结于美好的80年代?包括那些手工艺人

16分钟前
  • mecca
  • 力荐

真正翻拍的最好的一部用心与作秀的差别显而易见

17分钟前
  • 指间
  • 力荐

老一代影艺人是以一种虔诚的态度对待红楼梦的,这就足够了

18分钟前
  • 三月悠城
  • 力荐

不能说登峰造极 但是毕竟是用心做了这件事情 我记得很清楚 一个跑龙套的 大观园里的一个妈妈 那表演的认真 唉

23分钟前
  • David
  • 推荐

87版之后,世间再无真人版红楼。

24分钟前
  • 沉歌
  • 力荐

不用任何语言评价了吧?

26分钟前
  • littletwo
  • 力荐

新版红楼梦最突出的贡献就是捧红了老版。以前看这部电视剧从来没有关注过的细节现在都被一一翻出来,真是……强悍。要么说呢,巨人的肩膀不是谁都能上去的~

30分钟前
  • 力荐

配乐好,与原著诗词浑然一体;陈晓旭好,天生一个林妹妹;邓婕好,举手投足都是戏;结尾好,放弃市面上流传最广的伪高续,这才是真正的千红一哭、万艳同悲、一败涂地。

31分钟前
  • 芦哲峰
  • 力荐

这部电视剧可是经典啊,翻拍过很多次,但最爱的还是这版,还原度很高,演员也不错的

35分钟前
  • 蓝下老婆
  • 推荐

伟大的作品,禁得起任何人不怀好意的诋毁

36分钟前
  • 毛豆
  • 力荐

无法超越,至少五十年内中国是再也拍不出来这样水准的电视剧了。

37分钟前
  • 艾小柯
  • 力荐

里面美女如云,再拍怕是找不到这么多清纯的美女了。林黛玉不可复制,贾宝玉不可复制,史湘云不可复制,晴雯也不可复制。

38分钟前
  • 伊豆
  • 力荐

还我林妹妹

40分钟前
  • 四月五月君
  • 力荐

李少红,你看过八七版红楼么?没看过的建议买个盗版碟补补课。浪费那么多钱拍出个四不像的东西。

45分钟前
  • 花深每觉影生香
  • 力荐

气质太像原著。

47分钟前
  • 大头绿豆
  • 力荐

大陆电视剧镇山之宝。

50分钟前
  • süden
  • 力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